資訊交流

首頁

資訊交流

2008年11月05日

臺灣兒科醫學會首位女性理事長張美惠教授

「仁慈走在人間,女醫之光」- 臺灣兒科醫學會首位女性理事長張美惠教授

【周秀娟 採訪】

得知張美惠教授,答應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接受中華民國女醫師協會的專訪時,有聞她是兒童肝癌的研究專家,且創立我國兒童胃腸肝膽科、建立世界第一個全國性膽道閉鎖篩檢系統…,腦海中不禁已浮現出一個容貌肅穆端莊、身著典雅套裝以應付各種重要場合的女性身影……。 行前心中倍感壓力,因為除了要面對一位國際上享有聲譽的醫學教授是種極大壓力外,更擔心會因自己的專業常識不足,會使整個訪談過程中有所不周全。但當我一看到張教授,她溫暖包容的笑容卻完全溶解了我所有的疑慮。其自信及美麗的外表、溫和優雅的談吐,滿腹經綸侃侃而談,不讓鬚眉的氣勢夾帶著令人如沐春風的愉悅,如同與家中大姊般的閒話家常。言談間更可深刻感受到她一股強烈的使命感。

受母親的影響  穩健地踏出每一步

張教授出生臺北市,老家臺中豐原,一歲喪父,祖母及母親含辛茹苦把她跟姊姊帶大,祖母個性堅強,就像父親還在世般地捍衛著全家,母親溫柔慈愛,默默守護著她們。縱使早年喪父,但祖母及母親所給予的愛,讓姐妹倆平安幸福健康地成長。

 

張教授從小功課優異,北一女中畢業後保送臺大醫學院醫學系就讀,回首當初會選擇醫科及選擇小兒科的真正原因,她笑談全是受到母親的影響,原本張教授學生時代的時候很迷居禮夫人,她喜歡實驗、喜歡研究,原本打算要去唸化學系,但傳統的母親卻希望她學醫,又動員學醫的親友來遊說她,當時還在戰亂時代(金門砲戰),同學選擇醫學系的比例很少,懷疑自己到底能不能讀到七年醫學院畢業。其實當時內心是很掙扎的,但由於母親對自己有很大的期望,不忍母親失望,所以也就下定了決心,完成了七年醫學生漫長的生涯。

 

面臨選科抉擇時,也因為母親認為選小兒科可以照顧別人家的小孩也可以照顧自己的小孩,又加上自己個頭嬌小,似乎也蠻適合小兒科,就這樣與小兒科結下了不解的因緣。

 

崇高成就 謙和態度

記得當住院醫師時,就體驗到超音波的神奇。小病人因腹部腫大求醫,當時沒有小兒科超音波檢查,後來藉由婦產科的超音波檢查得到正確的診斷與治療,也讓她對小兒超音波檢查產生了濃厚研究興趣,於1975年張教授在台大小兒科開始了台灣的小兒腹部超音波檢查,這也是台灣小兒超音波檢查的開始,1978年開始了小兒內視鏡檢查,並建立了嬰幼兒小腸切片及大腸切片檢查。1979年擔任腸胃科的張美惠醫師,在指導教授的鼓勵下,轉任為小兒胃膽科的醫師,當時臺灣尚無此次專科,因此張醫師可算是本科在臺大醫院的先驅。

 

在看診過程,張醫師親身接觸到數個典型的案例,目睹多少家庭因家中的小寶貝罹患兒童肝癌,致使全家掉進痛苦的深淵,失去應有的歡笑;不幸的案例一再發生,讓一個個幸福家庭瀕臨破碎,更讓張美惠醫師感到心痛,為了讓臺灣兒童能免於肝癌威脅,張醫師毅然投入兒童肝癌防治的研究領域。

 

一個大規模的實驗證實了醫學的夢想並不是飄渺虛無的!長久以來,我們不斷地製造疫苗,施打疫苗,預防小兒麻痺,破傷風,天花,白喉,B型肝炎...,如果說打疫苗也可以預防癌症,那該有多好!B型肝炎疫苗就是這樣的夢想。肝炎曾是臺灣罹患率很高的病,尤其是B型肝炎,在臺灣人口中有15%是帶原者,有部分帶原者會轉變成肝硬化及肝癌。由於,慢性帶原者多數是在兒童時期感染B型肝炎。所以,B型肝炎的治療與預防都應由兒童時期做起。以亞洲地區而言,臺灣罹患兒童肝癌的比例確實高於其他國家,據此,臺灣投入B型肝炎的防治研究,就更具義意。張美惠教授在過去30餘年來投入兒童肝癌的研究,在國際上這是疫苗可以預防人類癌症的假設首次被証實。

  

張教授在家人鼓勵及支持下,結合研究團隊長期投入兒童肝癌的防治研究,從1984年7月起,臺灣地區實施新生兒全面接種B型肝炎疫苗,隨後又擴展到兒童及青少年,經長期追蹤接種疫苗的兒童,發現兒童肝癌的發生率大幅降低,此項研究結果經發表於國際最重要的醫學雜誌,登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文章。文章證實了台灣實施新生兒全面接種B型肝炎疫苗的計畫,確實降低了這些兒童罹患肝癌的發生率,受到全世界之關注,並於2001年得ISI 國際論文引用獎(ISI Citatation Classic Award),這是臺灣醫學界的光榮。張教授之研發成果對臺灣及全世界人類健康均有重大貢獻,並在學術領域深具創新性及影響性。

 

隨著兒童肝炎疫苗的研發成功,讓我國孩童們逐漸擺脫B型肝炎的迫害。在新世紀裡,隨著新一代人口的成長,臺灣B型肝炎將顯著減少。未來,張教授將持續研發新的治療與預防方法,並充分利用各大醫院的醫療資源,使所有的B型肝炎患者,均能得到最好的醫療照顧。如何在新世紀裡澈底根絕肝炎已是張教授研究團隊的目標。

 

認真嚴謹的態度中可感覺到教授對專業的執著,除了投入兒童肝癌防治的研究領域成就外, 一張突破性的糞便檢視卡,可以簡潔方式早期篩檢膽道閉鎖症,提高家長及醫護人員的警覺性及認知,來了解嬰兒大便顏色的重要性。民國九十一年一月由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和張教授合作推動的『嬰兒大便顏色識別卡』,在臺北縣市、臺中縣市、彰化縣部分地區醫院開始推廣後,受到熱烈的迴響與支持。在我國,嬰兒發生膽道閉鎖症和膽汁滯流症的現象相當常見,在華人,每一萬個寶寶當中就有二至三個會有這種病症,相較於西方國家每一萬個才有零點八個的機率,明顯高出許多。膽道閉鎖症是一種先天性的疾病,罹患此症的寶寶在出生後,由於膽道不通,無法將膽汁順利排出,使膽汁鬱積於肝內,因而造成肝硬化;若不及時給予手術治療,寶寶多會在一到二歲內死亡,後果相當嚴重。藉由「嬰兒大便顏色辨識卡」之推廣得以早期篩檢、診斷與治療。

 

其實,很多疾病都是有徵兆的,所謂預防重於治療,惟有平常多細心觀察,早期發現異常並即時給予治療,才能有效防治。一路走來,即使在面對挑戰與挫折的時候,她也總能抱持樂觀勇敢的精神往前跨進。

 

在專業的領域生涯中,很幸運的從沒碰到因性別的不同而感受到不平等的待遇,也常忘記自己是女性的角色,兒科是一個很溫暖的大家庭,當年她可是臺大醫院小兒科的第一個女性總醫師,甚至後來也是突破傳統成為臺大小兒科第一位的女性小兒科主任,也是臺灣兒科醫學會的第一位女性理事長。

 

用「身教」帶領學生

和一般的職業相比,醫師不可避免常常會面對死亡,如果不能好好的自我調適,不管在生理或是心理上,都是影響很深遠的大問題。張教授回憶到第一次面臨小病人離世時,內心的確感到激動與感傷,然而她終究領悟到生命本身就是一種循環,死亡是亙古不變的。經過盡力地去挽救、盡人事之後,張醫師選擇以坦然的態度去面對與接受無可奈何的結局,安慰家屬重新站立起來。有很多的個案,即使自己的子女因病去世多年,卻一直在基金會裏當義工,幫忙更多的人,這些義工常笑談她(他)們擁有更多的子女、更多的愛…。

 

病人是醫師最好的老師,從病人身上醫師可以學到很多教科書上沒有的經驗。在她當住院醫師時,努力照顧的小病人卻因中央靜派導管感染而死亡,她很難過,直至她後來去美國進修,才知道美國有一新產品可以降低感染,後來回國後她就把這項產品引進臺灣,也減少這種不幸的案例的發生。 

 

對於年輕的醫師,張教授提出她過來人的建議,要發展出對生命的熱愛才能在這條漫長的路上不致迷失了方向。也唯有如此,一名醫師才能對病人的疼痛感同身受,落實尊重生命懸壺濟世的神聖使命. 現代醫師的角色比起她當初那個時代更難扮演,也更複雜,社會上對醫師的期許及要求認為醫師各方面都要很好、都要懂,所以要評估及了解自己最適合的角色,發現自己的優點,進而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專業領域,甚至也可以選擇研究工作的領域。

 

談醫病關係的看法 

在行醫這條路上,一路走來始終能對病患親切的招呼照顧,上門求診的小病人及家屬難免在情緒或心理上有些害怕與不安,張教授總是儘量體諒、關心病人的需要,多多聆聽病患及家屬的聲音,因而能與病人保持良好的互動關係。

 

行醫三十幾年了,也曾經碰過醫病關係緊張情形。醫療糾紛的問題,只要行醫久了,再好、再幸運的醫師也無法完全免疫。從預防的角度來看,一切的醫療行為都要符合醫學倫理,必須要跟病人把病情講清楚。事前說明清楚總比事後再解釋地好,要培養敏銳的觀察力,充實專業,尤其是越沒有預期會出事的地方,越可能會出嚴重的糾紛。醫師一定要常常去看病人,尤其是感覺到病情不對的病人更要多看。要用病人及家屬聽得懂的語言,這樣說服他們才會成功。

 

四代同堂溫馨的家庭

張教授的另外一半是國泰醫院林志明副院長,談到結識的經過,她?腆的說因兩家的長輩早就認識,一直要他們見面,但也一直拖到大五時才正式見面,雖說是同校大兩屆的學長,在校時卻互不相識,緣分就是如此地奇妙,在張教授還是第一年住院醫師時,兩人就決定攜手共度一生,生了一兒一女。

 

女醫師的角色很辛苦, 由於長期置身工作崗位,全力投入,對於先生、孩子總覺得相當虧欠,滿心的感恩,謝謝家人的包容,先生的一貫的觀念是認為家裏的事只要有人做就好了,並不一定是需要太太親自作,而母親就是她幕後最大的推手,感激年逾八旬的母親一直以來的幫忙。

 

張教授謙虛地說,今日的她能有些許的成就,要感謝的其實就是一路走來家人的全力支持與陪伴,讓她能夠面對一個又一個的挑戰!困境過後,果實更為甘甜,超越挑戰,人生更為圓滿。

 

如今孩子已長大,女兒也行醫,擔任神經內科醫師,目前已有一位快兩歲的小寶寶,兒子從事電腦工程師的工作。工作雖忙碌,但總要求自己盡量抽空多陪家人,享受四代同堂天倫之樂的時光,這也是她人生最感快樂幸福溫馨的時刻。